依托支撑院系和校内合作单位(航空发动机研究院、统计学研究中心等)的产学研资源,构建跨学科进阶式创新实践体系,覆盖全生命周期(设计-制造-运行-维护-处置)、全系统要素(硬件-软件-人员-网络-数据)和全数字技术(线上线下、数字孪生、增强现实)。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建设,提供校内外“双导师”指导,提供源于真实业务的系统设计问题,提供暑期实习岗位等,使学生沉浸式挑战“真问题”。
大一开展国家重大工程认知实践;大二开展结合“德育、智育、美育、劳育”的创意设计,设置多样化主题(如航模设计与制作、无人机集群自主决策与规划、仿生水下机器人等);大三大四开设“系统设计”课程,涵盖智能空天系统、人-AI交互、大数据智能系统等12个主题,使学生在做中学,在实践中创新。
智能空天系统实践主题:构想下一代空天需求,通过需求分析、概念设计、详细设计、构建原型、集成测试、工程经济分析等设计全流程,锻炼系统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。
智慧生产系统实践主题:面向百万级零部件的飞机装配问题,在“数字空间”设计、搭建和仿真智能变形工厂,并在缩比实验的“物理空间”验证设计方案,体验数字孪生环境。
大数据智能系统实践主题:通过工业大数据软件技术实现端上采集、边缘汇聚、云中处理的上行链路,通过AI大模型技术实现云中训练、边缘推理、端上执行的下行链路,为构建工业大数据与AI大模型系统打下坚实基础。